从三个角度稳宏观经济大盘

  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抖客网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稳住经济大盘已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。

  受疫情影响,4月经济疲弱。为了让经济回归正常区间以及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问题,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的利好政策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,各级政府既要狠抓政策落实,也要借此机会提高政策覆盖的精准性和政策性投资的有效性。同时各级政府也要积极探索以优化营商环境、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式来抓政策落实,夯实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。

  笔者认为,政策应从三个角度稳住中国宏观经济大盘。首先,是从需求端入手。一手抓基建,政策将推进水利、交通、老旧小区改造、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项目的实施,针对基础设施的短板加大公共投资力度,针对基建资金问题,增加专项债发行,扩大债务规模,合理提高政府财政赤字率,为基建建设筹措足够的资金。一手抓消费,发放居民消费鼓励金,激励各地推出消费券等政策,督促各地制定适合本地特色的消费支持计划,并监督各地将消费刺激政策落实。同时以减税降费增加消费者收入,减少消费环节税费征收,如车辆购置税,降低老百姓个税负担,延迟半年纳税。以金融手段拉动消费,以提高个人消费贷额度、降低消费贷利率的方式激励消费。

  其次,从供给端发力保供应。针对市场主体的成本压力进一步深化减税降费政策,降低企业增值税负担,加快增值税留抵退税,降低企业所得税负担,暂停半年纳税,以延迟缴纳的方式降低企业社保、公积金负担。加大金融支持企业,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力度,增加普惠贷款额度,对有困难的小微企业给予延期还本付息的政策支持。优化复工达产政策,疏通货运物流,取消货运限制。

  第三,从民生领域落地保民生。一手抓民生供给,保障粮食、能源供应,要求地方增加粮食和能源储备;一手抓救助政策落实,针对失业、低保和困难群众进行救助,做好民生托底,让城市困难人口没有后顾之忧。另外,千方百计扩大就业,就业是头等大事,是稳经济的重要支柱,可考虑将就业率设为各级政府公务员的新考核指标。

  当然,经济政策落实的同时,也要强调疫情防控。稳经济和防疫之间并非对立关系。人民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,这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。只有健康的中国人才能让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。通过防疫和稳经济政策统筹协调发展,我国经济必然会走出阴霾,回归合理区间。

 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稳经济方面,中国是有成功经验的。2020年,中国是全球唯一经济正向发展的经济体,2021年中国经济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。在2020年我国推动了专项债发行和新基建建设,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,新基建提高了投资有效性,进一步优化了我国的产业结构。

  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,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为各级政府指明了方向,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然更加顺遂。值得一提的是,数据也证明这一观点。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5月经济数据,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对4月经济冲击明显,5月主要经济指标都在边际改善,5月经济在稳步恢复。其中,5月工业数据由负转正;出口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;当月投资有所回升;消费和服务业降幅收窄;就业形势整体在改善。

原标题:【从三个角度稳宏观经济大盘
内容摘要:当前,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、严峻性、不确定性上升,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稳住经济大盘已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。 受疫情影响,4月经济疲弱。为了让经济回归正常区间以及应对疫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zmt/105544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上半年630家A股公司参与套保 应对原料价格上涨、汇率波动等方面风险
下一篇:证券市场“看门人”得先看住自己